施工总承包和施工总承包管理的区别
发布日期:2024-07-20 浏览次数:136
施工总承包和施工总承包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在项目管理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施工总承包是指由建设单位将工程项目的施工任务发包给具有相应施工总承包资质条件的施工总承包单位,由施工总承包单位对工程项目的施工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总承包。而施工管理总承包(Managing Contractor,简称MC)是指由建设单位委托一家MC单位承担项目施工管理工作,该MC单位以承包商的身份进行项目施工管理,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程设计活动。
一、施工总承包和施工总承包管理的特点
1. 施工总承包:
(1)全面性:施工总承包单位需要对工程项目的施工全过程或若干阶段进行全面负责。
(2)资质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需要具备相应的施工总承包资质条件。
(3)合同关系:施工总承包单位与建设单位签订施工总承包合同,与分包单位签订分包合同。
2. 施工总承包管理:
(1)管理性:施工管理总承包单位主要负责项目的施工管理工作,包括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等。
(2)灵活性:施工管理总承包模式的招标可以不依赖完整的施工图,当完成一部分施工图就可以对其进行招标,有利于提前开工和缩短建设周期。
(3)合同关系:施工管理总承包单位与建设单位签订施工管理总承包合同,分包合同可以由业主与分包单位直接签订,也可以由施工管理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签订。
二、施工总承包和施工总承包管理的优缺点
1. 施工总承包
优点:
(1)有利于建设工程的组织管理:施工总承包模式比平行承包模式的合同数量少,有利于建设单位的合同管理,减少协调工作量,可发挥工程监理单位与施工总承包单位多层次协调的积极性。
(2)有利于控制工程造价:总包合同价可较早确定,有利于业主的总投资控制。同时,由于既有施工分包单位的自控,又有施工总承包单位监督,还有工程监理单位的检查认可,有利于工程质量控制。
(3)有利于总体进度的协调控制:施工总承包单位具有控制的积极性,施工分包单位之间也有相互制约的作用,有利于总体进度的协调控制。
(4)提高工程质量: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缺点:
(1)建设周期较长:由于一般要等施工图设计全部结束后,业主才进行施工总承包单位的招标,因此整个项目的建设周期可能会相对较长。
(2)施工总承包单位的报价可能较高:由于施工总承包单位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风险,因此其报价可能会相对较高。
(3)分包单位管理风险:分包单位的资格、能力直接影响工程质量、进度等目标的实现,因此监理工程师必须做好对分包单位资格的审查、确认工作。
2. 施工总承包管理
优点:
(1)灵活性高:施工管理总承包模式的招标可以不依赖完整的施工图,当完成一部分施工图就可以对其进行招标,有利于提前开工和缩短建设周期。
(2)管理专业化:施工管理总承包单位专注于项目施工管理工作,包括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等,有利于发挥专业管理优势。
(3)风险分担:施工管理总承包单位与建设单位共同分担项目风险,有利于降低单一方的风险压力。
缺点:
(1)协调工作量可能增加:由于施工管理总承包单位需要与多个分包单位进行协调,因此协调工作量可能会相对较大。
(2)管理责任较重:施工管理总承包单位需要承担项目施工管理的全部责任,包括进度、质量、成本等方面的控制,责任较重。
(3)依赖建设单位的管理能力:施工管理总承包模式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建设单位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施工总承包和施工总承包管理两种模式也都在不断发展和优化,以适应市场需求和项目特点。合理运用这两种模式的不同特点,共同推动国家工程项目的高效、高质量完成。
- 上一篇:工程序列中级以上职称包括哪些?
- 下一篇:招标师取消了之后有哪些证代替